(Lumbar Adjacent Segment Disease)
這篇是在去年
歐洲脊椎年會上發表的論文,有關於腰椎鄰近節病變的手術治療。這是使用
骨釘,造成已經越來越常見的大麻煩。
我們以一種創新而簡單安全的固定裝置經由
椎體側路置入,來簡化治療此令全世界許多醫生頭痛的疑難雜症。
|
這是台灣,義大利,韓三國的合作。由我主導,他們掛名。 |
|
有症狀腰椎鄰近節病變的發生率,在經後骨釘固定五年後為16.5%,十年後增加至36.1%。目前手術治療還是使用骨釘棒系統來延長固定: 其問題是術式複雜,傷害大,高挑戰性。 |
|
我們使用一種新固定裝置:包含一片椎體內骨板與一椎籠,從椎體側方植入。其理論力學:椎體內骨板與脊椎冠狀面平行,利用椎體作為支點,椎間活動的前後彎,左右轉,與前滑,因其力向量與骨板垂直,而被抵銷;左右傾則由椎籠來控制。 | |
|
共15患者,11女4男;平均64歲。症狀是腰痛與神經壓迫;一共有23節接受融合術。距前次手術平均3.6年。 |
|
融合成功定義為:經電腦斷層重組影像,在椎籠後方有骨頭生成。術式步驟:側入路,將腰大肌後掀露出椎盤並清除,將植骨與椎籠放入,再切一骨槽,以使椎體內骨板敲入上下兩椎體內。 |
|
處理腰5薦1椎盤較複雜,需撥開大靜脈。下四圖例為70歲男,經骨釘棒與椎籠固定產生腰2-3與腰5-骶1兩鄰近節病變,經此次手術已融合。 |
|
平均隨訪10.6個月融合率為91.3%;80%患者認為手術效果很好,但平均術前痛指數與生活功能只改善50%。 | |
|
上圖例為66歲女,腰2-3節ASD,已融合,但在術後2個月發生腰一椎體骨折: 結果;不佳。下圖例為60歲男,腰2-3節ASD已融合。結果:佳。 |
|
失血200毫升;平均手術時間: 一節為60分鐘,兩節為100分鐘。無重大手術併發症發生。 |
|
技術面來說,此新裝置與延長後骨釘兩術式比較:容易,簡單,減少手術時間與失血。臨床面來說,無內置物造成人體問題,歸因於新裝置的小體積與簡單設計。 |
|
|
結論:所達到的融合率支持椎體內骨板的理論力學。這是個有前途的骨釘替代物,但對痛與功能的改善受限,可能與前次手術與再次手術有關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